12月15日,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請李克強總理吃了一頓“天價早餐”。據悉,在這場原本在計劃之外的餐敘上,兩位“經濟學博士”圍繞“中哈產能合作框架協議”達成了初步共識——一份價值180億美元的大單。
  這是一份意料之外的外交驚喜,要知道,此前頻繁見諸報端的還是雙方簽署的協議總額達140億美元的一系列經貿合作。
  這也是一份情理之中的深度合作,前一天,李克強總理在出席中哈企業家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閉幕式的講話中曾鼓勵中國大、中、小企業赴哈,為哈方不久前提出的通過實施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以達到振興經濟目標的“光明之路”計劃提供助力。而這份“中哈產能合作框架協議”大單,正是用於幫助雙方企業參與這項計劃。
  顯然,這頓“天價早餐”的背後是雙方明確而清晰的合作思路。一個月前,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國情咨文中提出了“光明之路”計劃,他說,“道路建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永久動力,在我們廣袤的大地上,道路沿線總是孕育著生命。”一個月後,他便接到了中國總理李克強拋來的橄欖枝。
  在哈薩克斯坦的“光明之路”計劃中,中國的角色可稱益友。36年的改革開放經驗讓中國積累了大量通過基礎建設撬動經濟發展的可行經驗與施工能力,更擁有不少富裕而優質的產能,有意願也有動力與哈薩克斯坦開展優勢互補的合作。正如李克強總理在中哈企業家委員會活動上所說的,哈薩克斯坦發展基礎建設需要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廠等,而中國在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力建設方面有著很強的裝備製造能力。
  對於中國,如何填好這筆大單同樣擁有事關經濟轉型成敗的重要意義。有一種評論認為,這種合作是中國借助海外市場化解國內多餘優質產能的一種方式,並將其與1948年美國開啟的利用過剩物資援助歐洲國家的“馬歇爾計劃”和上世紀80年代日本通過向海外投資從而轉移過剩產能的歷史聯繫起來。
  戰術層面之外,更具智慧的則是這份外交思路背後的戰略安排。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襯衫、牛仔褲等勞動密集型產品成為了中國製造得以享譽世界的基礎,卻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經濟繼續升級所面臨的瓶頸。而如今這份180億美元的大單,體現的是一種更為明確的雄心:裝備製造業是一個國家工業崛起的標誌,而中國有信心也有能力由大而強。
  這還是中國經濟在外交領域內的升級宣言,“走出去”的絕對不僅僅是產能,更伴隨著裝備、技術、標準、人才乃至資本。一個饒有意味的註腳是,今年10月,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北京成立,該銀行旨在促進亞洲地區互聯互通建設和經濟一體化進程,哈薩克斯坦成為首批創始成員國之一。據悉,按照初步規劃,圍繞“光明之路”投入的180億美元資金將主要由哈方通過自籌或向國際機構貸款籌集,餘下的缺口中方將以貸款形式提供支持。這絕非一些人想象中的“撒錢”,中國會告別過去“援助式”對外合作的常見模式,投資、受益,共贏,將是新時期下中國“走出去”的當然路徑。而在基建“走出去”之外,輔以一定規模的金融配套安排,本身也是中國參與構建國際金融新體系,服務於人民幣國際化目標的應有之義。
  當然,這份“天價”早餐吃得好不好,最有發言權的還是兩國的企業家們。論及此點,兩個細節頗有說服力。據悉,在中哈企業家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的現場,到場的中國企業家人數不亞於東道主;而哈方企業家們的熱情也不可小覷,一位叫阿謝利的公司副總一口氣發光了身上所有的名片,他心儀的是一個中哈合作的水泥廠項目,“中國伙伴們表現出了讓人信得過的實力水平。”
  計利當計天下利,看來,李克強總理與馬西莫夫總理吃出的這份180億美元的“早餐”,利於哈薩克斯坦,利於中國,堪稱價值連城。
  新京報特約撰稿 趙之林  (原標題:【獨家】180億美元“天價早餐”意味著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n25fnpv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